王立歆等:中国海相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2024-03-13 13:29:47   作者:   点击:3656   来源:中国石油学会

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储存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通常具有开采寿命长、分布范围广等特点。近10年来,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页岩气生产国。与国外相比,中国海相页岩气资源广泛分布于川、渝等山地地区,地震勘探技术在先天条件差与资源需求急迫的双重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王立歆教授聚焦中国复杂山地地表、复杂地下构造条件下的海相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分析了国内外海相页岩气的地震勘探技术现状,系统梳理了中国海相页岩气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对行业关注的节点采集、各向异性深度偏移、随钻快速成像及地质力学参数预测等地震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及应用效果分析,提出了中国海相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相关研究认识刊登在《石油学报》第45卷第1期。

高效、高质、经济、低风险的地震采集是实现页岩气地震勘探的基础。中国的规模页岩气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海相地层中,其地表以山地为主。“小、宽、高、中”三维观测系统普遍适用于页岩气区的地震采集。节点采集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前瞻性,未来关注的重点是保持、提高节点采集的数据质量与实现实时质控。

“双复杂”区的高精度地震处理成像是满足页岩气井精确钻探的前提。面向复杂山地的静校正技术及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已在国内外被多次证明可以提升陡构造区的成像质量,并已成为中国当前页岩气地震资料处理的必要技术。随钻快速成像技术是地震勘探与钻井工程相结合的一大突破,实现了地震成像成果由静态交付到动态跟踪的转变,这对计算性能及处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质工程“双甜点”地震预测是页岩气井精准布设及高效开发的关键。基于叠前反演的TOC含量、孔隙度、含气量等的“地质甜点”预测对于叠前道集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可以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的道集优化、AVO特征分析、先验模型约束等方式提高地震预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裂缝、脆性、地应力等“工程甜点”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需求,可与构造演化、古地貌分析、钻井动态数据、生产资料等地质与工程认识相结合,由宏观到微观分析裂缝、应力的变化,并结合地震分辨率与开发需求,给出科学合理的可识别区间。

论文链接:http://www.syxb-cps.com.cn/CN/10.7623/syxb202401015

图片 1.jpg


王立歆等:中国海相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pdf

Baidu
map